成都房协-bingoplus
从“调控”到“支持”楼市现“政策暖风”
四川新闻网 2015年03月19日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央行连续2次降息,从 2014 年末至今,从松绑限贷到央行降息,再到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与力度,远超市场预期。
今年的两会中,政府对楼市的定调为,因地制宜,地方政府主体指导。较前几年的关键词“调控”而言,“指导”的声音开始深入大众。“支持”、“促进”等词汇,取代了以往的“调控”、“抑制”,这无疑透露出政府调控,由限制到松绑,再到激励的转向信号明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房地产领域内容颇受关注,“134次发展”“86次改革”“85次经济”“75次建设”“42次政府”“39次企业”……这背后,对于房地产而言,可谓信号满格,利好不断。
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透过这些话语可以清晰定调,在房地产问题上,没有了“调控”,而改用“支持“、”促进”,意图明显。
业界一位资深人士称,政府坚持“分类指导”,实际是允许地方救市。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就意味着二套房贷必将放松。
今年初,住建部已内部引导高库存城市,少建停建安置房,让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这意味着,中央强力要求地方政府帮助开发商卖房,必须加速去库存。
对于不动产登记条例而言,3月1日起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给广大公众带来了促进房产反腐、“倒逼”房价下调等诸多期待。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不动产条例实施将使决策更为科学、精准,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动产登记对促进房价调控至合理区间有积极作用,但房价主要还是由供求、预期等因素决定,长期来看,仅靠不动产登记“倒逼”房价下调并不现实。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包括“稳定住房消费”、“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收购存量房改保障房”、“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住房公积金改革”、“新土改”、“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等七大关键词被提及。2015年,中国房地产政策暖风,仍将会继续吹下去。